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00 点击次数:73
9月28日,中国队在U16女篮亚洲杯中再次负于日本,无缘季军。半场时,中国队还领先两分,但到了第4节却彻底崩盘。这次比赛结果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女篮进步与退步的疑问。事实上,相较上届,中国队取得了进步,获得了第四名,并且成功获得了明年U17女篮世界杯的参赛资格。然而,在短短四天内两次不敌日本,这一点让国人难以接受。尽管中国队球员身高更高,肌肉更发达,训练更加刻苦,为何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?U16中国女篮究竟输在了哪里?
在小组赛中,中国队以57:78惨败给日本,21分的差距凸显出了中日两队实力上的巨大差距。日本队在篮板数和投篮命中率上远远领先于中国队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队快速反击和二次进攻的能力,他们完全掌控了比赛的节奏。再次对阵日本时,中国队仍存在诸多问题,包括射门效率、防守技术和体能等方面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。并非中国队缺乏积极奔跑,而是体能跟不上对手的节奏。国内优秀球员如李沅珊、孙涵昀、李安妮、刘瑞等,在国内可以称霸,但与日本选手相比,便暴露出技术细节粗糙、意识不足等缺陷。
展开剩余52%中国队的优势在哪里?显而易见的是身高优势,在与日本队对阵时,中国队上场队员平均身高比对手高出6厘米。然而,首次交锋中国队输掉了11个篮板,这说明了两点问题:首先是高个子未能转化为优势,暴露出反应迟钝的问题;其次是意识不足,在篮下抢篮、卡位、预判等方面表现不佳,这需要运用头脑和经验。显然,中国队球员显得有些迟钝、稚嫩,这究竟是源自何处?或许只能从教练身上寻找根本原因。
与之相反,尽管日本队身高不占优势,却能够勇往直前地进攻篮下,而中国队则倾向于外线寻求机会。整体而言,中国队的打法似乎更侧重篮下得分,而日本队更注重攻击性,这使得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显得非主流,这也许与中国教练带给球队的理念有关。
通过与日本的两次较量,球迷们看到了一群条件尚可但缺乏实战经验、战术认知和比赛拼劲的中国队员。那么谁该为此负责?是否还需要请姚明出山?
发布于:广东省 上一篇:格林精密:关于选举第四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
下一篇:没有了
